近年来,多伦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构建规范化、数字化的零工市场,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权益保障,将零工市场打造成灵活就业的“暖心站”、企业用工的“补给站”和乡村振兴的“加油站”。目前,全县零工市场累计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超2000人次,帮助200余家用工单位解决季节性用工难题,成为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引擎。
一、精准对接:零工“小市场”撬动就业“大民生”
针对县域用工“散、急、短”特点和劳动者“找活难”问题,多伦县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一是打造线下驿站。在阜财社区和德胜社区建设“零工驿站”2处,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日均接待求职者10余人。二是搭建线上平台。搭建“双微一抖”新媒体矩阵,多伦县零工市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抖音号累计吸引关注超5000人次,同步建立8个零工服务微信群覆盖3800余人次,形成“双平台”协同服务格局。每日发布岗位信息及政策解读20余条,每周开展2场直播带岗活动,实现岗位需求与求职信息精准匹配,构建“信息发布+岗位对接”的双链条服务。
二、服务升级:从“马路蹲活”到“智能匹配”
过去,零工聚集在街头“靠活”,如今通过数字化实现精准匹配。一是依托零工微站微信小程序采集录入县域内招工企业50家,实时更新企业招聘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求职平台,并通过微信群实时发布岗位信息,征集求职、培训意愿实现岗位和人员信息精准匹配。二是通过采集求职者培训意愿,联系培训院校推送学员20余人,帮助劳动者转型“技术型零工”。
三、政策护航:让灵活就业更有“温度”
多伦县多措并举破解零工群体社会保障难题。一是加强权益保障,设立劳动纠纷调解专窗,配备具备调解资质的劳动关系协调员,目前,帮助协调解决劳资纠纷1起,追回欠薪1000元,助力稳定市场秩序。二是提供暖心服务,为解决灵活就业人员“无固定工作场所、无系统职业培训、日常饮水难、工间休整难”的基本需求难题,零工市场在人群密集区域打造零工驿站,通过放置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材料、免费饮水等用品,为零工人员提供暖心服务。同时提供就业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一站式的公共就业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打造“劳动者港湾”。
四、社会效益:激活县域经济“微循环”
零工市场不仅促进就业增收,更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一是依托春季土豆种植农忙契机,统计春耕期间土豆播种、施肥等环节的用工缺口,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脱贫人口等灵活就业群体通过季节性零工增加收入,搭建灵活务实的零工对接平台,可推介灵活就业人员至少30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二是为零工经济与本地特色产业“牵线搭桥”,如旅游旺盛季节为酒店提供临时服务人员等,形成“灵活用工+产业振兴”良性循环。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下一步多伦县就业服务中心将深化零工市场标准化建设,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让更多劳动者在灵活就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