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普通详细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盟内要闻

锡林郭勒盟:“1+5”模式蹚出矿山治理多元路径

来源:锡盟融媒 作者:就业服务中心 时间:2024年10月17日 【打印】 【关闭】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强矿山治理修复和利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形成“矿山治理+智慧矿山建设”“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矿山治理+废弃采坑‘清零’”“矿山治理+文旅融合”“矿山治理+光伏”等多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排土场也是太阳能电场

  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郊的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数十万块光伏板鳞次栉比,如梯田般铺展在一座座排土场上。

  开荒排土场、耕耘“光伏田”、四季产绿电,该项目是锡林郭勒盟实施的首个露天矿排土场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工作人员夏文娟表示:“在开发利用排土场闲置土地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光伏底座采用镀锌钢制螺旋桩,此外光伏板还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为绿色矿山保湿。”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3年6月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每年输出绿电2.24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9.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5万吨,矿区在产碳的同时又实现了“减碳”。同时,项目已配置储能系统,发电送出端由110kV升压站通过线路接入博日特220kV变电站,为大型露天排土场推广“矿山治理十光伏”模式发挥了行业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

  让节地、减排、护绿三者效益形成合力,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转型。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鼓励和引导各煤矿企业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建设新能源项目,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占比,落实节能减排,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构建互济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截至目前,全盟利用排土场、废弃矿厂等矿区土地资源,建设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项目12个,总装机容量41万千瓦,已并网38万千瓦,为不同类型矿区利用光伏项目实施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智能化引领行业标杆

  同样是在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露天矿生产现场,如今,一辆辆220吨级无人驾驶卡车正穿梭其中,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安全平稳地进行着剥离运输作业,传统煤矿也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现场指挥所技术人员表示:“卡车无人驾驶的投用,可以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力,不需要工人长时间驾驶、倒夜班,有效降低了疲劳驾驶、误操作的风险以及矿山运输的安全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每套机组大约可减少12人。”截至去年底,该公司矿用无人驾驶卡车实现无人驾驶状态下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行,累计突破360天,综合平均效率达到有人驾驶效率90%,创造该项目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纪录。

  为促进本质安全,锡林郭勒盟部分矿企还建设了“5G网络智能调度系统十大数据分析技术”一体化指挥管控平台,集成“采、运、排、破、储”全流程数据,通过传感器实现对矿区各个关键部位和设备指标数据的无间断巡视,实现全域智能调度、全局设备管理、全面安全管控、综合数据治理。同时,探索“无人机+”融合应用模式为边坡探测、远程监控、安全巡查、采场测绘打造空中“千里眼”,完善可视化监测手段、消除重点区域运维巡检盲区。

  以安全化、智能化、少人化为目标,提高生产效能。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将智慧矿山建设作为矿山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全盟传统矿山数字化转型,出台《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等三家企业为标杆,推动全盟煤矿智能化标杆性措施推广应用,走好生态矿业、智能发展之路。

  生产一线变绿色屏障

  为摒弃“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近年来,全盟各地积极探索露天生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路径,打出“护绿”“增绿”“管绿”组合拳,以“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模式赋能矿业高质量发展。

  在系统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以锡林郭勒盟18家露天煤矿和3家大型非煤矿山为重点,“一矿一策、一企一案”制定地质环境治理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2016年以来,全盟各矿山企业累计治理面积280.21平方公里,其中,2021—2023年治理在期矿山近137.19平方公里,三年治理投入资金、治理面积分别为“十三五”时期总量的50%和95%。

  以重点产煤区西乌珠穆沁旗为例,依托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引进实施“地形重塑、供水系统、喷淋灌溉、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等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技术和工程,使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实现恢复和重建。目前,该旗在白音华矿区建设自治区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示范开展集中连片修复治理,通过探索区域内联合排土、一体治废、废水综合利用等措施,破解大型矿区生态修复和协同治理难题。立足矿区生态实际,围绕“水、土、植”技术支持,重点打造二号露天矿汇海花田景观、坡面绿化景观、土壤改良、植被重建、道路乔灌木节点景观和精品小菜园等。

  截至2023年底,白音华矿区累计复垦绿化面积6.64万亩,矿区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上,排土场治理绿化率达到90%,工业厂区绿化率达到90%,实现了矿区植被“自然化”、排土场治理“景观化”、工业厂区“园林化”的建设目标。

  采坑变绿地 “伤疤”被抚平

  在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283乡道旁,昔日的采坑已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葱郁。而在西乌珠穆沁旗,哈达图煤矿废弃采坑生态治理项目于去年开工,该项目是锡林郭勒盟环投投资建设的首个生态治理项目,利用哈达图煤矿废弃采坑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后再利用,实现对区域内固废的无害化处置。

  在探索推进“矿山治理+废弃采坑‘清零’”模式中,锡林郭勒盟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列入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结合全盟启动较早、推进较快的实际,自加压力,提出2023年底实现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动态清零”的目标。

  为全面摸清全盟无主废弃采坑家底,2021年初锡林郭勒盟聘请第三方专业队伍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聚集区、交通干线、河湖周边及“三区两线”范围内废弃采坑作为优先治理区域,分期分批开展治理工作。在强化资金保障的基础上,严格“一矿一策”治理,实行“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评比”的督导考评机制,对旗县市治理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对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倒逼当地政府履行治理主体责任,确保治理项目有序实施。

  矿区变景区

  正蓝旗五一三分场萤石矿区治理项目位于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属遗址保护二类遗产区。多年前,随着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的推进,该萤石矿于2010年关闭,此前经过7年的开采,形成了采深25米、面积约17亩的矿坑。

  为探索推进“矿山治理+文旅融合”模式,当地寻求废弃矿坑修复与遗址周边景区建设协调推进、保护生态环境与优化利用资源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利用废弃矿坑建设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使博物馆主体建筑沉入地下、掩映在元上都遗址整体自然环境中的思路,实现废弃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增效,资源最大化利用与遗产个性化展陈相得益彰,共建共赢。

  依据《元上都遗址保护规划》,在申请建设元上都遗址博物馆项目过程中,有关地区和部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以及遗址景观的整体性、延展性,以最大限度减少新建设施对遗产整体环境的影响为原则,确定博物馆选址在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的“乌兰台山”,在效益上可同步完成矿坑修复和场馆建设两大项目。在实施回填加固、边坡治理等工程的基础上,对建筑主体覆盖不到的不规则破坏面以“加法”策略,通过地形重塑和增加植被来构建新的植物群落;对已形成的较为规则的圆形矿坑,以“减法”策略,就地保留,建成下沉庭院,总体形成地上两层地下两层,建筑与山体等高,隐藏在山体间,仅外露屋顶观景平台和部分墙体的建筑群落。

  如今,登上博物馆外露的观景平台,可远眺元上都遗址领略草原风光、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已成为了锡林郭勒盟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为打造不同形态的文旅产品提供了借鉴。通过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此废弃矿坑,让矿坑修复同时具备了功能性,实现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766件,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