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提质扩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居民收入来源统计,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053元,增长了7.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56.2%,在各项收入中占比最高。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就业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强国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凝结在广大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就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就业矛盾,表现为“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长期性,剖析其深层次成因并找出破解之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命题。
聚焦强国建设目标,动态、精准扩大和优化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快速发展的技术革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在改变工作方式,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成为人们提倡接触的产品和服务,一批“数字职业”涌现出来,在最新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对97个职业加注了数字标识(以下简称“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岗位的影响是复杂的,由其所导致的“就业极化”“就业替代”“就业互补”等现象不断出现,就业难不止在一个群体、一个行业出现,缺工现象也不局限于高端技术行业,传统体力为主的行业也有不少用工缺口。因此,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客观评估市场需求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化。从此轮科技发展导致的岗位变化特点看,把分析的维度从岗位层面深入到“任务单元”层面,可能更具说服力。在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发布的过程之中,从识别职业变化到更为精准、动态地预测岗位中相关“任务单元”的变化,是挖掘就业岗位、识别市场需求的一个努力方向。
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以强化供给侧“韧性”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是从供给侧解决结构性矛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要求,有其内在逻辑性。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增强劳动力供给韧性的第一个维度,也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一个维度。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人力资源的总量优势正在向质量优势转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技能素质有效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1年,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劳动生产率,在工作岗位创造出更高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其工作搜寻能力,提高人岗匹配效率,进而做到匹配结构优化、人尽其才。特别是,在由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有岗位消失时,高素质的劳动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持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和知识结构,进而适应新岗位的可能性更大、“韧性”更强。总量充裕是提高劳动力供给韧性的第二个维度。总量充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需求导致的结构性失衡。没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一旦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蔓延至总需求层面,供需失衡就更为明显。结构优化、分布合理是增强劳动力供给韧性的第三个维度。无论各类劳动者的占比的优化,还是其在区域、行业分布等维度的优化,都是指供需结构相吻合或者说大致吻合。从供给侧的角度看,通过人才培养改善供给结构是关键。因此,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找准各类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定位。立足各类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功能,协调提升劳动者的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综合利用岗位见习、毕业实习等政策措施,做好从学校到岗位的衔接,减轻乃至消除毕业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能力恐慌。
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供需高质量匹配的市场环境。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供需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可以实现供需有效匹配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竞争充分、诚信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更是如此。为此,要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在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运行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一是要消除各类就业歧视,这是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基本要求之一,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二是要保障劳动者的收入、社保、职业保护等各类权益,这是劳动者通过参与劳动获得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其意义远大于一般商品市场上的各类权益保护,而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劳动者流动、工作方式、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快速而巨大的变化,需要人力资源市场制度建设开启“加速度”模式,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做优做强就业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效率,是促进供需匹配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交易的复杂性,就业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成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体系,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始全面为劳动者提供了包括供求信息、职业指导在内的公共就业服务。而人力资源服务作为人力资源市场高效运行重要载体,则从最早的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等扩展到猎头、测评、外包等多种业态,为劳动力流动、就业等提供了有力支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放眼未来,劳动者就业服务需求个性化、求职招聘活动数字化、就业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持续发力: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就业提质扩容。